旅游年票 墙根卡 订酒店 订机票 农家院 旅游保险
首页旅游北京京郊自驾乘公交五条新线 品京郊地名古韵

公交541路:小郊亭站、大郊亭桥西站

2009-05-30 14:32
乘公交五条新线 品京郊地名古韵[墙根网]
■看丹药王庙

乘公交五条新线 品京郊地名古韵[墙根网]
■绘图/侯晓晨

乘公交五条新线 品京郊地名古韵[墙根网]
▲地铁八宝山站北崇国寺塔

乘公交五条新线 品京郊地名古韵[墙根网]
■大郊亭新建许多现代化建筑

乘公交五条新线 品京郊地名古韵[墙根网]
■马驹桥新桥

  4月26日,北京新开了五条公交线路:541路、542路、545路、546路、547路。所过之处,多是郊区,站名背后的历史文化内涵,却少有人关注。因此,本版约请两位大学生“公交迷”,在认真查阅文史资料的基础上,利用周日一天时间,乘坐了这五条线路,通过实地寻访,为您带来公交站名背后鲜为人知的古老故事……

  ■公交541路:小郊亭站、大郊亭桥西站

  ■“郊亭”是元代在湖泊边兴建的亭子

  在北京地图上,小郊亭村并不难找。您先找到东二环路上的广渠门,再沿广渠门外的大道——广渠路一直向东,路的尽头几乎抵到了东五环路。此时,您会发现路北有个小小的村落,也正是我们要去探访的小郊亭。

  广渠路的最东段,路边都是些低矮的小房子。路很宽,车却不多,偶尔有几辆大车驶过,扬起一些尘土。听村民们说,小郊亭一直不通公交车,大家要想进城,只能向西走上大约三里路,到半壁店坐车。这次开通了541路,东端的总站叫“高碑店东”,其实就在小郊亭村的东侧,小郊亭是第二站,乘车非常方便。

  从小郊亭乘车,向西经过半壁店、四根旗杆、东石门等站,就到了大郊亭桥站。这一站得名于东四环路上的立交桥,而桥又是得名于附近的大郊亭村。相隔了三四公里,两个村名都叫“郊亭”,却有大小之别,二者之间有什么联系呢?

  根据我们查到的资料,在一千多年前的辽代,现在的大、小郊亭一带是一大片浅水湖泊,水草茂密,禽鸟出没,有“郊淀”之称。值得注意的是,从小郊亭到大郊亭,要经过一个叫“小海子”的地方。这里原是低洼之地,一下雨就积水——在辽代,小海子很可能就是郊淀的一部分。

  辽代太平六年(1026年),一位皇子到郊淀打猎,收获颇丰。随从们看见皇子那么高兴,以为他今后还要来这儿打猎,就找人在湖面的东西两侧各修了一座凉亭。西边的凉亭较大,故称“大郊亭”,东侧的较小,被称为“小郊亭”。皇子是否再来过,已经无从考证,只知道到了金代大安元年(1209年),刚刚登基的卫绍王完颜永济到这里打猎。按说大权在握,应该心情不错,可他一看见“郊亭”俩字儿,就觉得浑身上下不舒服,最后将其改为“交亭”才算了事。到了元代,元文宗也到这儿打猎,听说了完颜永济改地名的事情,他非常不屑,觉得完全是瞎折腾,于是下旨,恢复了大郊亭和小郊亭的地名。

  随着时光的流逝,郊淀逐渐淤塞成陆,两座“郊亭”也都消失了,只有附近以亭子命名的村落——大郊亭村和小郊亭村保存至今。新中国成立以后,大郊亭建起了北京化工二厂。当时这里的道路非常破旧,也没有什么高楼,附近的东石门有个很大的粮仓。1999年,东四环路通车,给大郊亭注入了一针现代化的强心剂。现在,大郊亭桥北有“金海国际”公寓,桥南有百盛购物中心、红星美凯龙,一座座高楼大厦拔地而起,使这片古老的土地焕发出青春的活力。

  ■公交542路:开发区交通服务中心站

  ■亦庄曾是私人庄园

  542路是为上班族准备的“高峰线路”,只在6点到10点、16点到20点两个高峰时间段运营,其他时间无车。542路的路线是环行的,起点站和终点站均为“开发区交通服务中心”。好家伙!一个站名九个字,真够长的。其实,严格地说,这个站名已经是简化的。因为,其中的“开发区”指的是“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也就是大家常说的亦庄开发区。

  “亦庄”这两个字,很容易让人联想起成语“亦庄亦谐”。有不少人认为,最初亦庄的命名就来自这个成语。不过,也有学者认为,“亦庄”应该是“大庄”的意思,因为在古汉语中,“亦”字有“大”的意思。著名的《诗经》在《周颂》中有一篇《噫嘻》,是赞扬周文王的,其中有一句:“亦服尔耕,十千维耦。”汉代学者郑玄注释这个“亦”字,写道:“亦,大也。”如果用“大”来理解“亦庄”的“亦”字,确实很不错:一方面包含了兴旺壮大的意思,另一方面也要比直呼“大庄”文雅许多。

  亦庄的来历,与南苑紧密相关。明清两代,南苑是家苑囿,苑内土地禁止开垦。清末,内忧外患,国库空虚,光绪帝不得不允许将苑内土地招佃屯垦。这一下,许多太监、官僚、军阀争先恐后来到南苑抢占土地,建起了一大堆私家庄园。亦庄就是其中的一个,最初的庄主是谁,已经无法考证。到了民国年间,因为战火频仍,这一带的庄园逐渐衰落,演变成普通的自然村。

  听老人说,20世纪50年代,亦庄是一个只有几户人家的小村落。大队部建在亦庄村,人们称之为“亦庄大队部”。附近陆续建起了亦庄供销合作社、煤厂等。南郊国营农场成立后,亦庄作为二分场。当时的人们去亦庄,都习惯说“去二分场”。后来,先后成立了亦庄乡、亦庄镇,1992年成立了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

  在暮春的阳光中,行走在亦庄干净整洁的大街上,看着街边的高楼大厦,我们感受到的,是现代工业蓬勃的生命力。

  在542路的诸多站点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马驹桥站。现在的马驹桥一带,在隋唐之际是朝廷的军马马场。为了方便过河,人们在河上搭了一座简陋的木桥,称之为“马驹桥”,又名“压浑桥”。其后,小桥多次被冲毁,又多次复建。
 

推荐阅读

北京地铁八宝山站将“东进西出”分散客流...

 昨日,地铁公司发布清明运输安排,4月3日将是清明运输的客流高峰日,除4号线外,其余8条地铁线客运量将达到420万人次,八宝山站客流集散量将达到7万人次。...[详细]

乘公交五条新线 品京郊地名古韵

北京新开了五条公交线路:541路、542路、545路、546路、547路。所过之处,多是郊区,站名背后的历史文化内涵,却少有人关注。因此,本版约请两位大学生“公交迷”,在认真查...[详细]

网友评论

城事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