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年票 墙根卡 订酒店 订机票 农家院 旅游保险

“北京印迹”平台上线!老城历史文化资源向公众开放

2018-12-17 12:29
哪里可以全面查询获取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相关信息和资料?哪里可以和知名专家学者一起探讨京城历史文脉、参与保护行动?以后您可以在“北京印迹”这个平台上,找资源、知变迁、访老城、游北京、赏非遗、忆名人。
“北京印迹”平台上线!老城历史文化资源向公众开放[墙根网]
“北京印迹”网站
老城历史文化资源向公众开放
“北京印迹”由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发起,市测绘院和清华同衡提供技术和推广支持,集合广泛的社会力量,打造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空间资源平台。
“北京印迹”是全面地向公众开放北京老城历史文化资源的一次尝试,它系统梳理和采集了北京老城18大类、73小类历史文化资源3万余条。以北京印迹网站为基础,拓展建设北京印迹APP、新媒体矩阵以及线下文化活动,覆盖线上线下多种传播渠道,将成为北京开展名城保护和公众了解北京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
“北京印迹”平台上线!老城历史文化资源向公众开放[墙根网]
网站主要栏目和内容有:发现北京印迹,下分为老城整体保护、老城历史遗迹、地图见证历史、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文化导览等5个栏目;众智营城,线上报道线下活动,有你有我共建文化名城;名城会客厅,听专家谈、听公众说,各抒己见共享名城建设;北京在行动,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政策、措施进行解读和信息发布,推动各方积极推进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
在老城整体保护版块,可以看到一轴一线一带、紫禁城、城垣城门、皇家坛庙等主题丰富的图文信息。在老城历史遗迹版块,可以看到老城军事遗迹、考古遗迹、官署使馆等不同类型的历史遗迹信息,展示老城内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随时随地便捷查询;在地图见证历史版块,可以查询北京行政区划沿革、历史影像地图等,以时间为轴,体验北京城发展变化。喜欢漫步老城的朋友们还可以在网站上查询旅游文化导览,胡同游、王府故居游、园林游、文化探访路……多条特色路线帮助市民游客更好地了解北京老城。
这是一个数据平台,以全面、详实的老城历史文化地理信息数据库为核心,融合测绘数据、文史、影像等资料,井且不断更新完善。
这是一个共享平台,面向社会公众开放,个人和机构可进行信息查询、资料研究以及进一步的挖掘和研发,公众也可以补充完善,助力平台维护更新北京市历史文化名城数据信息,在这里共建共享。
这是一个传播平台,集合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相关的地图、活动、观点、资讯,为公众了解北京历史文化信思提供全方位服务,宣传普及名城保护知识,提升名城保护共识。
推进北京全国文化中心建设
“北京印迹”平台上线!老城历史文化资源向公众开放[墙根网]
“北京印迹”平台汇聚了大量北京历史文化地理信息,并用数字化、多媒体等现代技术手段向公众呈现,是开展首都历史文化研究和宣传的重要基础性工作,也是公众全面、系统、便捷了解北京历史文化信息的重要途径,将为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工作提供重要支持。
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主任张维表示,历史给北京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也给我们留下了守护遗产的光荣职责和伟大使命。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参与北京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
擦亮古都北京“金名片”
“北京印迹”平台依托权威的测绘数据信息,汇聚了市规划自然资源委及各有关部门、各区以及众多专家学者做的大量基础性工作,目前完成了第一期老城范围内的资源调査工作,将打造成全面的北京老城遗产地图资源库。通过向公众开放历史文化资源家底,推进北京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相关机构和专家的最新成果,也会及时被纳入平台实时更新。
“北京印迹”平台上线!老城历史文化资源向公众开放[墙根网]
“图观北京”测绘地理信息展现场
与“北京印迹”同时亮相的,还有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北京市测绘地理信息展。展览以“图观北京”为主题,集展示、科普、教育、宣传、研究于一体,围绕“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和“北京测绘地理文化”,向观众系统地普及地理信息的知识,展示丰富多彩的地图文化。
伴随改革开放,北京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同时开启了迈向智慧城市的重要一步。“大数据”为智慧城市提供强大支撑,也是现代都市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80%以上的“大数据”都和测绘地理信息紧密相关。您可曾想过:晨练时记录下的运动轨迹;与朋友隔空聚会而共享的实时位置;用手机查询的网购物流进程……这些帮助您记录、交流和感知的各类信息,其背后都离不开测绘地理信息的默默奉献。
“北京印迹”平台上线!老城历史文化资源向公众开放[墙根网]
“图观北京”测绘地理信息展现场
而在这些便捷而精准的数据背后,有这样一群人,每天都在为更新完善它们而奔波忙碌着:采用倾斜摄影,以三维方式快速将我们的城市立体化;使用探地雷达,透视城市路面下纵横交错的各类管线分布;通过“城市体检”,为城市“把脉”,找到“大城市病”的根源;浏览“北京印迹”,可以深度了解我们这座城市的传承与发展,展示历史文化的独特魅力。这些不懈努力,不仅使城市居民能够每时每刻享受着大数据带来的关怀与服务,更为我们城市发展的华丽转身提供了大数据的支撑与保障。
展览通过讲述北京测绘“人”和“事”、“图观北京”、“测绘科普”三部分,使高深莫测的专业走入千万家,感受地理信息带来的美好生活。通过测绘地理信息的发展见证改革开放40周年古都北京的沧桑巨变,共同擦亮北京金名片。
扫描下面二维码或微信搜索墙根网,关注公众号回复【老北京】,登录北京印迹平台,查询老北京文化资源信息
推荐阅读

老北京还在 子弟八角鼓票房重现京城...

2016年6月4日,“八角鼓”作为一种演唱形式的出现,始于清代,早年的“岔曲”属于清朝满洲人八旗的军旅音乐。相传乾隆年间八旗将士征讨西北,他们根据当地民间流行的高腔...[详细]

寻找老北京,记住老传统

庙会,是中国的古老民俗活动,《北京风俗类征•市肆》引《妙香室丛话》道:“京师隆福寺,每月九日,百货云集,谓之庙会。”随着岁月的推移,庙会逐渐淡化了宗教的色彩,日益显现...[详细]

老北京的“三转一响”您听说过吗?...

“三转一响”又称四大件。20世纪60~70年代的流行词,其中三转分别指的是手表、自行车、缝纫机。一响指的的是收音机(话匣子)。当年如果一般家庭有了这“三转一响”在...[详细]

首都博物馆“搭”北京老城 让孩子了解原汁原味老...

生在北京,长在北京,对于这座城市的荣耀你了解几分?如何让习惯了熟视无睹的孩子们擦亮双眼,感受这座近在咫尺、饱经沧桑的城池的雄伟壮观?首都博物馆今日开幕的《读城—...[详细]

老北京为什么一去不返

儿子有一天对我说:妈妈,我在北京长大,可是我那么多地方都不认识,还没有我们班外地同学对北京熟悉!   他说的那些地方,包括:北海公园、景山公园、东四、西四、沙滩、南...[详细]

蛋白印相老北京

12月20日,中国摄影展览馆正式开馆。馆中陈列的照片记录着摄影技术的发展史:从达盖尔银版(安布罗银版)到磁性记录材料,从玻璃底片到塑基底片,从蛋白照片(盐纸工艺)到明胶银...[详细]

从随迁户到老北京 北京人祖上来自四面八方...

现在一提老北京人,一般指往上数三代都定居在北京的人。您要是往上数四代,就会发现,前面说的那些老北京人,基本也是“随迁户”。历史上凡是作为首都的地方,都是汇聚各民...[详细]

给你一个南腔北调的老北京?--什刹海的京腔哪去了?...

曾几何时,什刹海的三轮车“胡同游”相当红火,甚至成了什刹海旅游的一张名片。“祥子”们都是土生土长的老北京,一口京片子,侃得天南海北的游客们心花怒放。   现如...[详细]

老翁寻弟子传承老北京文化

据了解,叫卖老人叫崔燕民,出生于1931年,今年82岁,满族人,从小在安定门内方家胡同长大。为维持生计11岁开始"吆喝"走街串巷,至今能表演老北京至少150种叫卖声。希望在他...[详细]

老北京的“坟圈子”

 清明时节是扫墓祭奠先人的日子,在旧时京郊还有“坟圈子”,而今只有七八十岁的老北京人才有些记忆。早年间出了城门往郊外走,时常看到一些绿树环绕的坟地,俗称“坟圈...[详细]

你不了解的老北京

冬日,周末,和久未谋面的朋友相约去了后海。 其实本是要去看德胜门旁的箭楼,但绕楼而行之后,渐入小巷深处,峰回路转,竟是后海晶莹的水。 沿水前行,有寺名曰“...[详细]

老北京文化

 离钟楼西不到300米有个叫小黑虎的小胡同里有个小庙。老人们说起庙的来历,都说是以前的铸钟娘娘庙。传说中讲,当年铸钟时,总达不到理想的效果,而期限将至,如不能如期...[详细]

图画中才有的老北京

图画中才有的老北京[详细]

文化茶座讲老北京文化

近日,鲁谷社区七星园北社区举办了一场主题为“老北京胡同的趣闻轶事”的文化茶座,居民们坐在一起畅谈老北京胡同里的趣事儿。 “阜成门拉大弓,过去就是朝天宫,朝天...[详细]

古道热肠的“老北京”

上世纪40年代,有位先生在沙滩的北大读书。他在一家小饭铺就餐。有时没钱,就婉商赊账。老板是个古朴厚道的“老北京”,爽快应承。家里钱一到,他立马还账。如此日久天...[详细]

网友评论

城事

北京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