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年票 墙根卡 订酒店 订机票 农家院 旅游保险

平山非物质文化遗产—田兴花灯会

2019-03-21 00:14
田兴村“上岭”花灯会的传说
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天降大雨,洪水泛滥。王母娘娘奉玉皇大帝旨意救民于水患,化祥云为船只,百姓登船脱难;点白石成神猪,神猪掘地开河,水泄东海。
王母遂指船成岭(东岭、前岭、马岭、西柘岭、鳖盖岭、西岭等),沿滹沱河南岸形成平川良田、风景优美的宜居福地;百姓依山(前岭)傍水(滹沱河,俗称:大河),建屋而居;王母命神猪(白母猪),居于西岭白石垴,守护大河,防洪排涝;遇干旱,掘井开渠,旱涝保收。
民众感恩,每到新年元宵,连续3天(农历正月14、15、16)晚上,民众沿前岭山坡、梯田,层层点纸捻、灯笼,举行仪式:感恩旧岁丰收,祭祀上天神灵,祈新年五谷丰登。
经过代代传承,容纳移民,逐步人丁兴旺、文化发展,成为仰韶文化的一部分;定村名:田兴;元宵节上岭花灯会已经成为:敬天地祖先,传承华夏文明,提高文化素养,促进文明进步,开启希望之门,迎新春、鼓干劲,代代相传的文化节日和远近闻名的文化庆典。
田兴花灯会是起源并流传于平山县大吾乡田兴村一带以元宵节为时间背景,以花灯展示为主题的大型民俗文化活动。其主要特征有:一、时值春节、元宵节村民农闲、举家团聚的时节,年味浓郁,格外喜庆热闹。二、以花灯为亮点,兼有火流球、种地舞等十多种民俗形式,丰富多彩,娱乐性、观赏性极强。三、所用道具花灯、火流球、娄斗、舞龙、木炭等都是村民自制,参与者人众,群众性强。四、“上岭”、走街串巷的次序和路线相对固定,具有显著的流动性。
田兴花灯会民俗迄今已有300多年以上的历史,世代流传不断,独具地方特色,乡土气息浓郁,历史价值极高。田兴花灯会融合了剪纸艺术、编织技艺、武术竞技、戏曲艺术、孔明灯制作燃放、火流球制作、木炭烧制、焰火制作、娄斗制作、舞龙制作等多项民间艺术和传统技艺,科学价值很高。田兴花灯会民俗蕴含着征服自然、战胜自然、人定胜天、乐观向上的人文精神、社会观念和民族文化特质。其民俗内容具有很强的娱乐性、观赏性,可以发展民俗旅游,带动传统文武会、戏曲等多项文化产业发展,商业开发价值很高。
田兴,曾用名添坑,为求吉利和兴旺,后改为“田兴”,遂有田兴村。田兴花灯会,又称田兴传统灯会、“上岭”,具体起源时间不详。据当地80岁以上的老人介绍说,他们的爷爷辈也都说不清起源年代,至少在清代初期就有了。花灯会兴起缘由,据传是村民们认为不详之物惧怕灯火,花灯可以驱邪减灾,为了祈福避祸、风调雨顺、五谷丰登,逐渐兴起了在腊、正月期间自制花灯以及火流球、孔明灯、焰火,在元宵节开展花灯登临前岭、燃放孔明灯和走街串巷、燃放焰火等活动,自制花灯有转灯、春字灯、牌匾灯、鱼形灯、西瓜灯、谜语灯、孔明灯、龙灯等数十种。后来这个活动固定在了元宵节前后的十四、十五、十六三天晚上,每次花灯会约有一两千人、3000多盏花灯登临村南前岭和穿走村内主要街道夜游,登临村南前岭俗称“上岭”。最后,夜游队伍及花灯、火流球汇聚到村中戏楼前,演出自编自演的种地舞、舞龙灯、耍火流球、扭秧歌等各种民俗节目,燃放自制焰火。在花灯会发展过程中,逐渐又增加了文武会、踩高跷、二鬼抱跌、唱大戏、跑旱船等民俗内容。后来,田兴花灯会还吸引了不少邻村村民参加到田兴“上岭”夜游的队伍中来。久而久之,田兴花灯会成了方圆数百里内独一无二、别具特色的大型民俗文化活动。2015年11月,田兴花灯会列入石家庄市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二十世纪80年代以前,田兴花灯会年年举办,规模大,影响大,民俗活动形式极为丰富多彩,每一个民俗小项目的活动水准要求也较高。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田兴花灯会变得时断时续,规模和影响均有所变小,部分民俗活动形式逐渐消失,如:二鬼抱跌、马戏、自制焰火等;花灯会的道具原来全部自制,现在除了花灯、火流球和娄斗等道具自制外,其它一些道具能购买就购买,如焰火等。近几年,田兴村“两委”班子加强了花灯会举办工作,拟通过举办田兴花灯文化节等一系列措施,打造河北民俗文化品牌,让田兴花灯会这一民俗文化活动,在文化强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作出应有的贡献。
推荐阅读
网友评论

城事

北京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