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山文化遗址
雪山文化遗址介绍:
雪山文化遗址、新石器文化遗址,位于昌平县到南口的公路南侧雪山村。1958年发现,1962年开始发掘。遗址分布在雪山东南的台地上,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整个遗址面积l平方公里,内涵可分为三个时期:早期文化遗址与中原仰韶文化,东北的红山文化有相似之处,距今6000年,陶器以红陶为主;中期属龙山文化范畴,已属于原始社会末期,距今5000年,树轮校正年代距今约5500年。雪山文化遗址文化层的一、二期的社会性质为原始社会阶段,相当于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转化时期。雪山文化晚期,近似于夏家店下层文化与中原地区的商文化的遗址,距今4000年左右。
该村位于南口镇西4.9公里。1983年设村民委员会,以驻地命名。东距昌平镇旧县1公里,西南距三间房0.6公里,西北距七间房村1.5公里,东北距昌平镇邓庄2公里。该村地处洪积冲积扇边缘,西有孤丘,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土壤除山丘为重壤红粘质褐土外,多为轻壤质褐土。该村辖雪山、三间房2个自然村,主街为东西走向。村域面积约1.7平方公里。有272户,889人。
雪山村:明代成村。因该地曾为屯粮之地称积粟山,又称靴山,后演变为雪山,村因山得名。1961年发掘雪山古代文化遗址,出土器物属于我国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和晚期龙山文化以及属于夏家店下层文化的文物。证明六、七千年前该地是雪山文化创造者的聚居地。姓氏有张、王、李、黄、谷等,多为汉族。该村1949年建小学。1962年通电,1982年饮用自来水。
三间房村,清末成村。早年首居户周姓在该地开荒种地,有三间破土房,村以此得名。姓氏有周、谷、王、李、赵等,均为汉族。1962年通电,1982年饮用自来水。该自然村位于南口镇西5.3公里处。东北距雪山村0.6公里,东南距马池口镇哈巴屯1.4公里,西南距亭子庄辛店1.5公里,西北距七间房村1.4公里。该村地处洪积冲积扇边缘,西临辛店东沟河滩。地势北高南低,聚落海拔65.7米。土壤为轻壤质褐土。
村子里有1805年王爷坟的遗址.和两座不高的土山,旧时名字为靴山,后译名为:雪山.
雪山文化遗址必赏景观:
暂缺景区服务:
暂缺
微信搜索墙根网,关注墙根网微信公众号(qianggen_com)了解最新出游攻略,添加微信:qianggenkefu,加入北京旅游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