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年票 墙根卡 订酒店 订机票 农家院 旅游保险

怀柔杨树底下敛巧饭正月十五开席

2013-02-21 10:32 来源: 北京日报

起源于清代嘉庆、光绪年间,怀柔杨树底下村村民每年正月十六都在一起吃敛巧饭

怀柔杨树底下敛巧饭正月十五开席[墙根网]
 

“生火点柴喽!生财气,点旺运,预祝财源兴旺,日子红红火火……水开下米喽!水开财源滚滚,下米五谷丰登……”2月24日至26日(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十六、十七),怀柔区琉璃庙镇杨树底下村,将举行一年一届的敛巧饭民俗风情节,届时,来自四面八方的“村民”们围坐在一起同吃敛巧饭,共度元宵节

按照旧俗,过完正月十五,“年”就算过完了。可在杨树底下村,却一反老黄历,每年正月十六这一天比大年三十还热闹。全村各家各户都会拿出自家过年存下来的五谷杂粮、猪肉、青菜、豆腐,在村口架锅,做成百家饭和百家菜。全村180多位村民分成十个组各司其职。除了一个洗碗组之外,9个组都是男女搭配。男的负责挑水、劈柴、搬柴等体力活,女的负责切菜、做饭。张罗一上午,就为中午在村头全村一起吃上一顿敛巧饭。吃饭同时,村民们在一起畅谈过去一年丰收美景,并借此预兆鸟儿来年不糟蹋庄稼,有个好收成,同时用顺口溜中的“这里有吃地”之词,祈祷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家家过上好日子。

年逾古稀的靳书芝参与敛巧饭已经有70年。别看她年纪大,可是每年这时节都会忙前忙后,“我从四岁起就开始到各家去敛饭,20多岁就开始做饭。一直到今年,整整70年了,从来没间断过。只要我还能动弹儿,这敛巧饭就一直做下去。”

“平常日子里,闹过别扭的,今儿个坐在一起吃顿敛巧饭,吃着吃着就和好了。拌过嘴的,有个磕磕碰碰的,在饭桌上经长辈一说和,喝上一盅儿酒、说说知心话,也就好得跟一家人儿似的了……”杨树底下村党支部书记靳洪安说,这都是敛巧饭产生的“魔力”。

除了中午必备的一顿敛巧饭外,今年的风情节上,游客还可以观看敛巧饭祭拜表演、由30个小孩表演的敛巧饭情景剧舞蹈,还有民间艺人表演的杂技、二魁摔跤、小车会、高跷、威风大鼓、秧歌等传统花会节目。此外,斗鸡、斗羊、猜灯谜等趣味竞技比赛,以及踢毽子、打沙包、滑冰车等童趣体验活动,也让游客乐在其中,不虚此行。

【敛巧饭的由来】

杨树底下村的敛巧饭习俗,起源于清代嘉庆、光绪年间。从村落形成之日起,该村村民每年正月十六都有在一起吃敛巧饭的风俗,并代代延续至今,距今已有近200年历史。村中80岁的梁守国老人说,“敛巧饭”来源于雀(音“巧”)儿叼啄谷种救活杨树底下村霍、靳两姓人的传说。相传,霍、靳二姓先人当初从山东青州迁来时,见此地山清水秀,藏风纳气,便在此定居,并以杨树名村。为了生存,霍、靳二姓各派一人外出寻求种子开垦种地。返回途中,种子不慎撒落石缝之中。就在这时,突然有几只山雀儿飞来将种子衔出,并放在霍、靳二人面前,山雀儿却未食一粒。

回到村后,霍、靳二人将此事告知众乡亲,同念山雀之恩。此后,每到正月十六前夕,由村中十二三岁的女孩,到各家敛收粮食、菜蔬,然后由村里妇女将敛收而来的粮菜做熟,全村共食。同时,下米人下米时口中叨念“敛巧饭,大伙敛”、“巧饭节,大家办”、“一吃心灵手巧,二吃财源滚滚来”、“吃它个益寿又延年”、“吃它个日子赛神仙”。期间,锅内放入针线、铜钱等物。食之者,吃到了顶针表示心灵、吃到针线表示手巧、吃到铜钱表示来年财运亨通,并以此证明其乞到了巧艺和发财的征兆。此项民俗活动代代沿袭,传承不断,村民亲切地称之为“敛巧饭”,现在已成当地春节民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敛巧饭流程】

1、敛收粮食

正月十六这天,各家小女孩要挨家挨户给老人拜年,同时敛收各家过节剩余的小米、玉米、肉等食材。

2、巧饭放针

到了吉时,妇女们开始做“巧饭”,村民们会在饭菜里放入针线、顶针儿等,吃到的人意味着心灵手巧。

3、祭拜神雀

巧饭揭锅前,由村中老者主持进行神雀祭拜仪式,以感谢当年神雀叼啄谷种而救人的恩情。

4、巧饭揭锅

仪式结束后,随着老人一声“揭锅啦!”的吆喝声,敛巧饭阵阵香气飘散,“村民”开吃。

【温馨提示】

地址:怀柔区琉璃庙镇杨树底下村

电话:61618261

公交:东直门乘916路到怀柔城区,换乘外环到于家园车站,再乘坐916路支(怀柔—梁根)

自驾:京承高速或京密路-怀柔-范琦路-琉四路-杨树底下村

(魏明俊 田雨震)
 

推荐阅读

2019北京怀柔杨树下村“敛巧饭”2月17日将开灶...

2019年2月17日—20日琉璃庙镇杨树底下村将举办“敛巧饭”民俗风情节,敛菜、做饭、祭雀、开锅……敛巧饭民俗活动依然传承着最初的风俗和流程,届时,我们可以看演出、...[详细]

炊烟再起,千人同食敛巧饭就要开灶啦!...

春节过得开心吗?庙会逛得过瘾吗?如果你觉得这个假期不够尽兴,别着急,小编带你去山沟里走一走……[详细]

2016年京郊元宵节好去处:怀柔敛巧饭精彩民俗活动...

敛巧饭是怀柔琉璃庙镇传统民俗活动,每到正月十六,村中少女到各家敛收粮食、蔬菜、肉类等食材,由村中妇女做成大锅饭,全村同吃。期间,锅内放入针线、铜钱等物。食到者,便...[详细]

怀柔琉璃庙正月十六邀您品尝“敛巧饭”并观礼、祈...

2016敛巧饭民俗文化节将于2月21日至23日在怀柔区琉璃庙镇杨树底下村举行。一个古村落、一段感人的故事、一次祈福大典、一百口大锅、千人同食敛巧饭,一样的年味,不...[详细]

百年风俗 “敛巧饭”开灶迎客

2015年3月6日,5000多人涌进怀柔区琉璃庙镇杨树底下村,同吃百年民俗“敛巧饭”。当日,为期两天的“第10届琉璃庙敛巧饭民俗风情节”开灶迎客。敛巧饭是杨树底下村的古...[详细]

5000游客怀柔杨树底下同品敛巧饭

昨天,游客正在品尝百年民俗“敛巧饭”。上午9点半,杨树底下村村口的大红灯笼已经高高挂起,随风摇曳着,欢迎从四面八方赶来的游客。此时离饭点儿还早,但村口能停三四百...[详细]

怀柔杨树底下敛巧饭正月十五开席

起源于清代嘉庆、光绪年间,怀柔杨树底下村村民每年正月十六都在一起吃敛巧饭[详细]

2013怀柔“敛巧饭”民俗风情节活动

北京怀柔琉璃庙镇杨树底下村的敛巧饭习俗,起源于清代嘉庆、光绪年间,距今已有180多年历史。所谓敛巧饭,即是在每年正月十六日这天,由村中十二、三岁的女孩,到各家敛收...[详细]

北京怀柔山里民俗节首次“微直播”...

具有180年历史的怀柔“敛巧饭”今年也时尚了一把,不仅首次亮相微博平台,进行相关介绍和前期宣传,还在正月十六当天,首度尝试了一次长达6个小时的全程“微直播”,引...[详细]

国家非遗“诱客”访 巧饭风俗“味道”浓(组图)...

敛巧饭是怀柔区琉璃庙镇杨树底下村流传了180多年的古老习俗。每到正月十六前夕,村中少女到各家敛收食粮、菜蔬。待正月十六日这天,由成人妇女将其做熟,全村人共食。...[详细]

怀柔“敛巧饭”开锅5000人到场

昨天怀柔“敛巧饭”开锅,民俗活动持续三天,首日来客超出计划2000人,80口大锅见底。地点:怀柔区琉璃庙镇杨树底下村,来源于雀(音“巧”)儿叼啄谷种救活杨树底下村霍、靳两...[详细]

北京怀柔“敛巧饭”2月5日架锅开灶 已连续举办六...

  百口大锅同起灶、千人同吃大锅饭。对于怀柔琉璃庙镇杨树底下村的村民来说,每年的正月十六比大年三十还热闹。每到正月十六,全村298口都会拿出自家过年存下来的...[详细]

北京怀柔“敛巧饭”正月十五将开席...

2月17日(正月十五),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敛巧饭”将在怀柔区琉璃庙镇杨树底下村盛大开席。今年的“敛巧饭”民俗风情节为期4天,届时,怀柔将广邀各地游人参与丰富多彩...[详细]

“敛巧饭”京郊开锅 民俗入选国家级非遗名录...

 文化广场上的12个小草亭、3个能容纳500人的聚餐棚都坐满了人,传统农家饭引来了四面八方的游客。   今天(3月1日)是农历正月十六,按照旧俗,过完正月十五,“年”就算...[详细]

非遗传习人本色出演 200年敛巧饭搬上实景舞台...

《敛巧饭》采用情景剧的叙事手法,通过音乐舞蹈的形式,生动地讲述了了敛巧饭的由来及发展历程,反映了当地特有的民间特色文化习俗。剧中,得高望重的民俗活动主持者和40...[详细]

分类阅读:
敛巧饭
网友评论

城事

北京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