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州乡间过秋习俗
2013-10-16 22:55
在冀州农村,“过秋”指的是秋收、秋种、秋管,也叫三秋大忙季节。它同过麦的差异是时间长、农活多、总体劳动量大。秋收开始于农历七月十五前后,当地有“七月十五趟青”之说,以拾第一朵棉花为标志,结束于立冬前后,以收获大白菜为标志,时间长达三四个月,而麦收只有十天左右,故农谚有“秋仨月,麦十天”之说。过秋与过麦还有一个差异,过麦人的劳动量大,割麦子、打场主要靠人;过秋时牲畜的劳动量大,拉粮食、拉粪肥、拉柴禾、耕地、种地都离不开牛、马、驴、骡。因此,当地有“人怕过麦,头牯怕过秋”之说。
过秋以秋收的活儿最多,秋季成熟的农作物种类繁多,得一样一样地收。在上世纪60年代以前,最早秋收的农作物是一些春播作物,如棉花、黍子、稷子、春谷子、春棒子(玉米),然后是绿豆、黑豆、黄豆、花生和红枣,再往后就是一些夏播的玉米、谷子、高粱以及红薯(山药),最后收获的是白菜和胡萝卜,立冬后拔棉花柴。如今,由于实行土地承包,地块变小,为提高农业生产的集约化,各农户种植的作物种类比过去少多了,黍子、稷子、高粱和黑豆等已很少种了。春播作物仅限于棉花、花生和大豆等经济作物。随着气候的变化和作物品种的改良,粮食作物都改成了夏播,收完小麦种玉米或谷子,玉米收获后再种麦子,实现了耕作制的一年两熟。但无论过去还是现在,拾(采摘)棉花贯穿于秋收的始终,从七月十五拾第一包棉花开始,每隔三五天拾一遍,直到立冬拔棉花柴为止。在冀州的南午村镇、小寨乡和徐家庄乡等植棉大乡,人均植棉三至五亩,却很少种粮食,因此过秋就成了棉花的“专利”,有些户拾不过来,还得雇人。
相对秋收来讲,秋种就单纯多了,基本上只种小麦,个别户套种些菠菜。种麦要根据季节和墒情,从季节看,当地过去一直有“白露早,寒露迟,秋分麦子正当时”的农谚,种早了会出现麦苗旺长现象,如果入冬前拔了节得用碌碡轧,否则影响第二年生长,降低小麦产量;晚了气温低,影响麦种发芽出苗和出苗后的分蘖,当地有“入冬不分股,不如土里捂”的说法,同样减产。因此,过去在冀州一直是种秋分麦。进入21世纪,气候变暖,为避免麦苗在入冬前旺长,就必须推迟种麦日期,如今种麦的农谚就变成了“秋分早,霜降迟,寒露麦子正当时”,种麦时间整整推迟了半月。当然,具体情况要具体分析,种麦一定要因时而宜。种麦还要看墒情(土壤水分),如果秋雨较多,腾了地要赶紧种麦谓之“抢墒”,种下后若天气又旱起来了,须浇一遍蒙头水,以促使小麦出苗。反之,如遭遇秋旱,腾地后应浇一遍水,等水完全渗下去后,再进行耕种。其实,种麦前的准备工作——“腾地”最累,地腾出来了,光剩下耕种心里就有底了。
改革开放前,腾地比较麻烦,人们在收获粮食的同时还要兼顾饲料和燃料。掰完棒子,要削一段玉米秸做饲料,留下柞(zha)子当柴禾(烧柴);割谷子时,也要留半尺高的柞子当柴禾,打完谷子后,谷秸做饲料。造成一种庄稼分三次收获,大大增加了劳动强度。现如今,掰棒子、割谷子都可以由机械完成,之后的粉碎棒秸、松土(挠地)都有了相应的机械,既不用拉棒秸,也不用刨棒柞,农民的劳动强度大大降低。耕种前还要铺好底肥,过去铺底肥也很麻烦,积好的粪肥要用马车或牛车送到地里,卸成一个个小山堆,然后再撒开,冀州局部地区称之为“描粪”。如今,已很少有人积粪肥了,底肥大部分铺尿素、复合肥或小麦专用肥。这种做法好处是劳动强度降低,小麦产量提高;害处是土壤板结、酸化,地力下降。
过秋中,最轻的活儿要数秋管了,大部分庄稼进入收割季节,虫害已经过去,追肥和除草也没什么必要了,只剩下大白菜还需要及时浇水、追肥、除草、治虫,再就是到霜降时给棉花喷点乙烯利促使棉桃儿早点开,多收白棉花,少收红僵瓣,提高棉花品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