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年票 墙根卡 订酒店 订机票 农家院 旅游保险

衡水第一条柏油马路修建始末

2013-10-16 23:00
   1964年春,一场划时代意义的交通战役在衡水打响:衡水第一条柏油公路——衡水到冀县路段动工修建。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随着大庆油田的开发,渣油作为炼油的副产品大量生产,公路建设者通过试铺,学会了使用渣油铺筑表面处治路面。这种路面符合就地取材的原则,造价低、经济效益显著,为快速改善路面,实现晴雨通车另辟了蹊径。当时,京(北京)大(名)公路是我省主要干线之一。随着工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城乡物资交通量的增加,以及水灾后大量救灾物资的运转,从衡水到冀县路段所承担的运输任务也越来越繁重。但就路况而言,除个别路段为过渡式碎砖路面外多为土路,部分路段低洼极易翻浆,经常造成停运。平时从衡水到冀县20多公里的路程需要运行一个半小时。
    为彻底改善公路的技术状况,适应当时迅速发展的交通运量的需要,1963年11月9日,在衡水专区交通基建恢复工作会议上,根据“河北省交通厅决定投资在北京——大名公路的衡水地区段铺筑石灰土基层渣油表面处治路面试验段”的意见,决定将自衡水火车站起,经冀县到南宫的衡水与邢台交界处改铺成油路。路段全长50.84公里,其中衡水县17.24公里、冀县33.6公里,整个公路设计为15—20厘米厚白灰土基层、2—3厘米渣油表处面层(当时称“白灰土底、上铺重油路面”结构),路面宽为6米。
    衡水专区成立了由副专员曹仲元任主任,专区交通局等部门负责人、沿线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修路指挥部,负责领导组织工程建设,衡水县、冀县分别也成立了修路指挥分部,设立办事机构。专区公路管理处负责技术工作和油面修建任务,副处长李保洪负责全面施工,魏正义、武振元等负责具体技术工作。整个施工采用以工代赈的形式进行。冀县段参加人员多为青年民工,共2000余人,以军事化劳武结合的组织方式施工,按定额记工,各公社单独进行经济核算。专区公路管理处工程队投入的机具大都是从北京交通部门、太原市公路施工队支援来的修路机械,小型机具由冀县自筹,铁锨、胶轮车由民工自带。
    根据水文、地质、交通量、结构设计,冀县段分为两段施工,一是由冀衡交界处到冀县汽车站段,全长11.31公里,于1964年4月1日开工,到6月底基本完工,7月初即放行通车;二是冀县到解村段,全长22.29公里,于1964年7月1日开工,到10月底因气候变冷被迫停工,来年继续施工。而衡水县段自火车站起,经新桥(现和平路桥)、东门口入京大路,过侯店、南田至冀县王口,分三段施工。第一段先取南田300米为试点,试验成功后,第二段自火车站到东门口,长2.6公里,第三段自东门口到南田交界,长14公里,全部工程自1964年3月21日动工,至11月20日完工。整个路面施工采用人工操作洒布机喷油的层铺法。
    由于修建这种路面结构在衡水是首次进行,除省交通厅对施工给予大力支持外,交通部特派油面专家陈炳麟等人亲临指导。衡水县还从北京市公路局请来4名油面施工技术人员帮助整个工程质量管理,确保了施工顺利进行。特别是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广大技术管理人员认真负责,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办事,精细作业,验收制度健全,最后工程达到了较高质量水平。
    沿线群众配合公路建设,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不讲报酬,加班加点。据当时衡水县修路指挥部的安崇池(现居枣强县唐林村)老人回忆,“当时为了加固路基,需要在路上铺一层8厘米厚的炉渣、砖头,那会儿大炼钢铁风过去没多久,街上到处都是废弃炉渣,原料很充足。我负责炉渣、砖头的采买,各个公社都有老百姓用小板车拉着炉渣往工地送,我们按送来多少给人家适量的工钱和粮食。那时,每个公社都有人出工来干活,整条路完全是人力修的,大伙住在席棚里,没有床,铺条褥子就在地上睡,各公社的人自己搭伙做饭,吃的都是玉米面、小米。”“我印象最深的是,当时有位专区副专员负责管理这项工作,他每次到工地上来,都是骑自行车,连副专员也是骑车,可以想象那个年代条件多么艰苦。尽管条件很差,但大伙都觉得是在干一件意义重大的事,没人觉得辛苦,都是乐呵呵的。”
    没有隆重的开工典礼,也没有浩荡的通车仪式,衡水第一条柏油公路——红旗路(衡水至冀县汽车站,当时的路名),全长28.55公里,就这样悄然竣工通车了。1964年11月20日,这个普通的日子却以不寻常的意义,载入了衡水交通史册。
推荐阅读
网友评论

城事

北京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