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年票 墙根卡 订酒店 订机票 农家院 旅游保险

北京左安门东角楼将原貌复建

2012-02-24 11:41

北京左安门东角楼将原貌复建[墙根网]
图为北京外城东南角角楼老照片

    旧时京城的景观又将重新呈现在世人的面前,记者自东城区了解到,该区将原貌复建左安门东角楼,在2013年重现左安门东角楼、明城墙角楼、前门箭楼和永定门城楼共同环绕天坛的“一坛居中、四楼环绕”的历史文化景观。

  昨天,东城区有关负责人表示,为有效地保护北京历史文化名城,标示明清北京城垣范围及准确位置,形成与护城河交相辉映,与明城墙角楼、前门箭楼、永定门城楼共同环绕天坛的“一坛居中、四楼环绕”的历史文化景观,该区计划启动左安门东角楼的复建工程。

  据介绍,根据清乾隆十五年《京城全图》、1949年和1955年该区域地形平面图等历史资料,作为北京外城的左安门东角楼最终敲定了复建位置,东城区文委有关负责人表示,角楼的复建位置将位于南二环护城河内侧东南转角处河道岸坡,处于肿瘤医院斜对面。在文物古建专家王世仁的指导下,相关部门目前已经完成了左安门东角楼即明清北京外城东南角角楼的修复初步设计,经多位专家和市、区各部门几经修改后,目前该方案已由市规划委向市政府申报。

  “历史上遗存下来的关于左安门东角楼的资料很少,此次的复建方案除了依据1949年和1955年的地形平面图外,还参照了旧时一位外国人拍摄的左安门东角楼照片,再经过专家研究、确认,最终形成了方案,力争复现角楼的历史原貌。”东城区文委有关负责人介绍说,复建的角楼将高达十余米,楼体部分为双层双排见窗。除了位置和外观按照原规制和老照片进行原貌复现外,建筑材料也将使用旧城砖。在复建老角楼的同时,东城区还计划恢复一部分的城墙,“不仅有楼还有墙,以更完整地再现历史风貌。”

  据介绍,历史上的左安门东角楼并非人为拆除,而是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自然坍塌。目前,天坛东北有明城墙角楼,西北有前门箭楼,西南有永定门城楼,在恢复左安门东角楼之后,在东城区将重现“一坛居中,四楼环绕”的老北京格局。

  除了复建左安门东角楼,东城区还启动了“十项文物抢救和保护修缮工程”。目前,欧美同学会、明城墙遗址西段、美国使馆旧址等抢险修缮项目已基本完成,方家胡同15号院修缮项目正在顺利进行中,清末自来水厂旧址、前鼓楼苑7、9号院已完成修缮方案审批手续正在筹备开工,钟鼓楼、地坛宰牲亭油饰、国祥胡同2号消防水改造等项目也正在编制方案、办理相关手续,有序推进当中。

  链接 东城每年亿元保护古城风貌

  行政区划调整后的新东城区共拥有165处三级文保单位,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8处,其中世界文化遗产2处:故宫和天坛,市级文物保护单位79处,区级文物保护单位58处,历史文化保护区18.5片。永定门至钟鼓楼北京城中轴线贯南北。东城区内的文物状况具有数量多、品级高、密度大、品种全的特点,在本市占有突出的位置,集中体现“首都文化”的特质和品级。

  自2000年以来,市、区两级政府直接用于东城区文物修缮的资金近5亿元,用于文物保护的资金更要远远高于此数额。2011年,东城区再次加大对文物保护的资金投入力度,每年由区财政投入1个亿的风貌保护专项资金,用于该区风貌保护与文物修缮工作。“十一五”期间,东城区北片三级文保单位文物修缮率由50%提升至62%,南片更是达到了86%。2011年东城区三级文保单位文物修缮率已达66%,明年计划完成67%的目标,预计“十二五”期间东城区三级文保单位文物修缮率将达到70%的总体目标。

推荐阅读

北京左安门角楼消失近百年后重现

 外城东南角楼,又称左安门角楼,修建于公元1553年,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自然坍塌,城墙于1957年后拆除。上图为1921年角楼未坍塌时旧照,下图为即将重现的左安门角楼新貌。...[详细]

6处北京古城地标将恢复 历史风貌重现...

左安门角楼、右安门角楼等这些建国后被拆毁的城楼旧址,将按照原来的建筑形制,建起新的标志性建筑,让人们能在地理上对于北京原有的“凸”字形城廓,形成一定的直观感知...[详细]

北京左安门东角楼将原貌复建

旧时京城的景观又将重新呈现在世人的面前,记者自东城区了解到,该区将原貌复建左安门东角楼,在2013年重现左安门东角楼、明城墙角楼、前门箭楼和永定门城楼共同环绕...[详细]

历史风貌的还原 看北京6大老地标

提起北京的地标建筑,大家首先想到的应该是水立方、鸟巢、中央电视塔、三里屯等富有朝气和时尚感的现代建筑。殊不知,在几百年前的北京城,也有着发挥着“北京地标”功...[详细]

网友评论

城事

北京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