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年票 墙根卡 订酒店 订机票 农家院 旅游保险
首页旅游天津津门故事天津滨江道 百年城市印记

天津滨江道 百年城市印记

2012-03-03 14:26
第一代个体户口述记忆

  滨江道也是一个江湖

天津滨江道 百年城市印记[墙根网]

上世纪30年代·中原公司

  上世纪20年代·劝业场对面是惠中饭店

  80年代·滨江道全景

  80年代·劝业场

  80年代·惠中饭店(一层是天津鞋店)

  做生意有舍才有得

天津滨江道 百年城市印记[墙根网]

秦景华

  秦景华,81岁,1949年到天津后一直在滨江道一带打拼谋生。

  从1949年到现在,我在滨江道上做了大半辈子生意。现在有时候跟别人聊起来,人家会说,你不像生意人,我就告诉他,我是个标准的买卖人。

  我是解放后从东北来的天津,最早在滨江道马路边儿修钢笔。那时还没有个体户这个说法,就是靠手艺吃饭吧。平时没事的时候我常去劝业场,当时里面都是一家一户各自经营,自己常想如果能进去做点生意倒是挺不错的。到1956年公私合营,我还真进了劝业场工作,不干个体了,又加入了工会,感觉特别自豪。1962年国家又有新政策,说以前的单干户可以申请下放。那几年我爱人在中国照相馆工作,家里6个孩子,我们俩加一起挣60多块钱,饭都吃不饱。我觉得凭手艺出来后应该会多挣点钱,就写了申请,当时叫和平区修配公司钟表社自负盈亏户。那时候劝业场有2600多名职工,出来干个体的只有3个,另外两人是夫妻,上海人,会织毛衣。

  我家原来住长春道小学旁边,两楼两底的私产房,我用这个房子换了滨江道新华路口的一套临街的公产房,开了家修理钟表眼镜的小店。我对这种精密仪器好像很有天赋,手风琴、钢琴、经纬仪、望远镜什么的,拿起来就会修,所以日子过得还不错。但是,到文化大革命开始就不允许个体经营了,我这个小店也随着改成了区修配公司的一个门市部。这样继续干到1986年,又有了新政策,说小厂小店可以下放到个人,象征性地收点儿钱。我得知这个消息后赶紧去办手续,当时我手头存了一万多块钱,交给区修配公司4400块钱,算是买断了门市部,又重新成了个体户。可能是因为这个改革在当时来说力度太大,第二天就被叫停了,整个天津市就只有我这一家。

  80年代,滨江道上一天比一天热闹,人气越来越旺,人们都开始赶时髦。我也基本不干修理了,专门卖眼镜。港商到北京开眼镜订货会,我就过去进货,回来卖得特别快。当时信息渠道不灵通,赚钱就比较容易。眼镜是个一本万利的事,月收入也有个万儿八千的。就这样一直干到1997年。

  在滨江道做生意这些年,也算见多识广,总结出不少经验。后来我家小孩自己出去开眼镜店,那间门脸就是我帮他选的。一条街道分上道下道,比如滨江道,靠劝业场这一侧就是上道,靠光明影院那一侧就是下道。上道人流量大,买卖自然就更好做。做生意其实就跟做人一样,要学会舍得,学会放弃,明白了这一点,生意自然就变得简单了。

  个体户把滨江道变成了金街

天津滨江道 百年城市印记[墙根网]

朱延丰

天津滨江道 百年城市印记[墙根网]

当年的营业执照

  朱延丰,79岁,滨江道“元老级”个体户,从1984年夜市一直干到2003年甲区市场拆除。

  最早的滨江道市场是夜市,在新华路到山东路之间,中原公司对面,一共有36个地摊儿。每天晚上5点半出摊儿,有推车,有三轮,有折叠床,借着中原公司的灯光,自己再带个汽灯,一直卖到晚上9点。那时候我在农资公司干业务员,因为家就住在滨江道附近,所以晚上就去那摆摊卖西裤、条绒裤。那时候市场供不应求,商品很好卖,老百姓看见东西就买。一条裤子卖十五六块钱,虽说也就赚一两块钱,但也比上班的收入高多了。这样干了一夏天,到9月份,管理部门就提出要夜市连白市,建一个正式的市场,进市场的要办个体营业执照。那时候执照特别严格,调查你是不是真的没工作,其实当时在人们思想中还是看不起个体户,不敢拿这个照。但我觉得这个改革是个大趋势,就干脆从单位辞职了。

  这个市场开始有300多个摊位,有和平区的,也有外区的。因为谁都想挑个好位置,没办法,这些摊主就集中起来抓阄儿排序。我的摊位是河北路和河南路的正中间,90号。滨江道的生意很不错,很快摊位就增加到了500多个。

  那时候卖毛麻西服,记得进货是21块钱,卖38块钱,再加杂七杂八的开销挑费,一件差不多有10块钱利润。过年前的一个月,一天能卖个百八十件。90年代流行马海毛,就是带毛毛的腈纶毛线,滨江道上很多摊位都卖。各个摊主都是从广东进货,20多种颜色,但运回来之后,总是有那么四五种颜色卖不动,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好卖的颜色很快就脱销了,来不及进货。我就想进白线,自己找工厂染。按照广东人的说法,他们那儿都是香港的染厂,日本的染料,你们那边染不了。后来我就去天津周边的乡镇企业调研,最后在杨柳青问到了一家小工厂,能染。再去进货我就直接进白线了,拉染厂去染色,要什么颜色就染什么颜色,染厂染好后直接给我送到滨江道,还不用租仓库了。我也没告诉别人,现在来说算是商业秘密吧。但后来别的摊主还是发现了,染厂送货的车上有名字地址。从那儿开始大家都进白线,我这优势也没了。

  卖了三四年马海毛,这股潮流过去了,我又改卖牛仔裤、牛仔上衣。在那以后一直也没改过。1999年退路进厅,我进了甲区,就是现在乐宾百货的位置。甲区乙区面对面,两个市场有1000多个摊位,比以前的滨江道差不多多出了一倍。山东路、辽宁路那块儿卖文化用品的,从山东路到劝业场这一段原来夜市的,都集中到了一起。

  我现在还存着当年的税单,98年10月,国税是630块钱,地税是210块钱,加一起是840块钱。还有一份钱是交工商局的,1300块,外加100块管理费。这么说就是当时一个月要上缴2200多块钱,滨江道500多个摊位,可以说创造了很高的价值。再有就是滨江道这个无形资产,现在叫金街,个体劳动者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后来大市场又要拆了盖楼,大概是2003年吧。这时候滨江道上的竞争也越来越厉害,感觉自己对货物的判断也跟不上时代发展了,自己虽然身体还行,但毕竟也70多了,借这个机会干脆就不干了。现在滨江道上也没什么个体户了。原来的摊主,有的在大胡同干批发了,有的在商场里代理品牌,也有发展起来的,也有出国的。现在市场跟当年也不一样了,都是靠品牌,时代真的不同了。

推荐阅读
分类阅读:
滨江道
网友评论

城事

北京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