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年票 墙根卡 订酒店 订机票 农家院 旅游保险
首页旅游北京旅游动态市区6处北京古城地标将恢复 历史风貌重现

6处北京古城地标将恢复 历史风貌重现

2012-02-27 16:16

  推荐阅读

  6大标志性历史建筑将重现

  经元、明、清数百年建设发展而形成的北京古都,最突出的历史文化价值和城市建筑艺术魅力,主要体现在城市的独特规划、整体格局、传统空间和保存至今的重要历史建筑群上。

  按照《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要求,必须从整体上考虑北京旧城的保护,具体体现在历史河湖水系、传统中轴线、皇城、旧城“凸”字形城廓、道路及街巷胡同、建筑高度、城市景观线、街道对景、建筑色彩、古树名木十个层面的内容。

  北京市文物局介绍,北京市政府及东、西城政府将组织实施历史文化名城标志性景观的恢复,保持明、清北京城“凸”字形城廓平面,保护好以现状护城河为标志的外城轮廓及城墙走向,进一步保护和恢复北京古都的整体形象和传统城市结构。

  并非所有标志性建筑都能恢复

  北京拟定建设的古城地标共有6处,从周边环境的建设难度考虑,预计最早建成的将是位于左安门的外城东南角楼。6个地标建筑,分别位于右安门、永定门、左安门、天桥、西便门和地安门。建设难度也各有不同。由于建设将选址在旧址,而旧址周边在几十年的城市发展中已经发生巨大变化,因此建设并不容易。有的旧址周边目前已经建成了铁路,距离旧址仅有几十米之遥。也有的地方虽然现在是绿地,但也要与有关部门进行协调。相比较而言,目前位于左安门附近的外城东南角楼的恢复难度相对较低,预计可以最早开工。

  市文物局表示,再现城市轮廓,也要在交通和市政的允许下进行,因此并不是所有的标志性建筑都能恢复。另外,类似天桥地表的标志,未来计划是把仍存的天桥的桥基进行展示,具体的展示方式也在研讨中。

  ■专家

  “恢复的是标志,不是文物”

  文物专家谢辰生表示已毁坏文物无法恢复

  对于此次北京市的“名城标志性历史建筑恢复工程”,著名文物专家谢辰生表示,按照文物法的要求,不可移动文物已经全部毁坏的,应当实施遗址保护,不得在原址重建。但目前如果将其作为一个新建的标志也可以,但必须明确其不是文物。

  谢辰生先生说,标志性恢复,首先就不是文物,原来的文物已经不存在了,这是肯定的。

  但现在作为一个新建的标志,用原来的形制,从标志上是可以的;但不能因此说原来的东西已经恢复了,“恢复不了,全不对了。”谢辰生说。

  “名城标志性历史建筑恢复工程”不应是恢复古建筑,只能说是恢复了一个标志,让原来不知道的人可以看到一个轮廓,这样做还算可以。

  ■背景

  “凸”形城廓意在御敌

  北京的外城始建于明嘉靖三十二年(公元1553年)。在内城城墙外加建一圈外城,意在增强城池安全,抵御外敌入侵。

  由于资金不充足,1564年,北京外城建成,总长只有14公里,开有7座城门,包括永定门、左安门、右安门、广安门、广渠门、东便门和西便门。

  外城只修建了内城南面部分,此后未再扩延,此后的北京城平面轮廓就形成了“凸”字形。现在二环路和南二环路,就是沿“凸”字形轮廓线修建。

推荐阅读

京郊古城千年风韵 观览名胜不虚此行...

喜欢旅游的你都会去感受江南水乡古镇的文化特色,因为那里历经千年而不变的文化遗迹;有故事的人都喜欢去一些古镇,因为那里有你念念不忘的情怀,那里是繁华都市中的一块...[详细]

左安门角楼将变身图书馆重张 免费开放...

修建于明代,但已消失近百年的左安门角楼今年即将重现,变身为一家老北京特色主题图书馆。记者昨天从东城区两会获悉,今年东城要完成7号线、14号线站点红线内搬迁,启动...[详细]

北京左安门角楼消失近百年后重现

 外城东南角楼,又称左安门角楼,修建于公元1553年,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自然坍塌,城墙于1957年后拆除。上图为1921年角楼未坍塌时旧照,下图为即将重现的左安门角楼新貌。...[详细]

永定门的变迁

 永定门是老北京城中轴线的南起点,在左安门和右安门中间,南面是静静流淌的护城河和车流不息的南二环路。   老北京城原有四道城。从里往外的顺序是:第一道宫城,也...[详细]

北京中轴线徒步一日游

从北京地图上可看到一条贯穿南北的中轴线,历史上这条长达7.8公里的中轴线南起永定门,北到钟鼓楼,汇集了北京古代城市建筑的精髓,见证了北京城的沧桑变迁。时下的季节...[详细]

中轴线的独特 永定门外的燕墩

燕墩的位置在今复建的永定门外西侧路边高台上,举目可望。燕墩俗称烟墩,是一座高约8米的砖台,其上竖有清朝乾隆皇帝御制石碑一座,碑上用满、汉文字刻着乾隆皇帝撰写的...[详细]

北京永定门外燕墩乾隆碑

北京永定门外的燕墩将恢复历史原貌,成为中轴线南端的新景观,作为老北京的重要历史遗迹,燕墩乾隆碑再度引发了人们的关注。   燕墩又称烟墩,始建于元代,初为一土台。...[详细]

6处北京古城地标将恢复 历史风貌重现...

左安门角楼、右安门角楼等这些建国后被拆毁的城楼旧址,将按照原来的建筑形制,建起新的标志性建筑,让人们能在地理上对于北京原有的“凸”字形城廓,形成一定的直观感知...[详细]

北京左安门东角楼将原貌复建

旧时京城的景观又将重新呈现在世人的面前,记者自东城区了解到,该区将原貌复建左安门东角楼,在2013年重现左安门东角楼、明城墙角楼、前门箭楼和永定门城楼共同环绕...[详细]

历史风貌的还原 看北京6大老地标

提起北京的地标建筑,大家首先想到的应该是水立方、鸟巢、中央电视塔、三里屯等富有朝气和时尚感的现代建筑。殊不知,在几百年前的北京城,也有着发挥着“北京地标”功...[详细]

永定门的来历

北京人都知道,老北京城分为内城、外城,原有“内九外七”共16座城门。但是自从民国时期开始拆除部分城门、解放初期为了改善道路交通又拆除大部分城门以来,北京内城原...[详细]

前门铛铛车有望 向南延至永定门

 记者昨天从东城区获悉,前门铛铛车南延作为2012年推进的重要项目之一,被列入政府工作报告。北起前门、南至珠市口的铛铛车,有望继续向南延伸超过1000米,直通至永定门...[详细]

我和永定门那些事儿

我从小在南城长大,家在天坛南门外的杨家园。听爷爷说旧社会时南城是穷苦百姓住的地方,小时候的我没见过北城达官贵人的显赫府邸,没见过庭园别院水榭楼台,因此对爷爷...[详细]

地安门雁翅楼年内将复建

今天(14日)从西城区人代会(临时)第二次会议上获悉,今年将启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包括完整恢复月坛祭台及祭月文化,腾退北京第二热电厂后,打造天宁寺文化创意产业...[详细]

网友评论

城事

北京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