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年票 墙根卡 订酒店 订机票 农家院 旅游保险

北京怀柔“敛巧饭”2月5日架锅开灶 已连续举办六届

2012-02-03 15:06

  百口大锅同起灶、千人同吃大锅饭。对于怀柔琉璃庙镇杨树底下村的村民来说,每年的正月十六比大年三十还热闹。每到正月十六,全村298口都会拿出自家过年存下来的五谷杂粮、猪肉、青菜、豆腐,在村口架锅,做成百家饭和百家菜。农妇们张罗一上午,就为中午在村头全村一起吃上一顿“敛巧饭”。

北京怀柔“敛巧饭”2月5日架锅开灶 已连续举办六届

  杨树底下村的“敛巧饭”现在已经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据村里80岁的梁守国老人说,“敛巧饭”是杨树底下村已经传承180余年的古老风俗。这一习俗,来源于雀(音“巧”)儿叼啄谷种救活杨树底下村霍、靳两姓人的传说。为了感激雀儿,每到正月十六前夕,村中少女到各家敛收粮食、蔬菜,由成年妇女将其做熟,全村人共食。在吃“敛巧饭”之前,要扬饭喂雀儿谢恩,同时祈求来年丰收。另外,做饭时会在锅内放针线、铜钱等物,食到者便寓意祈到巧艺及财运。

  “平常哪家和哪家闹过别扭的,在这一天,坐在一起,气儿都烟消云散了。有过口角、磕磕碰碰的,在饭桌上经长辈一说和,喝上一盅儿酒也就和好如初了。”梁守国说。

  梁守国是村里“敛巧饭”民俗风情节唯一的主持人,他不但要主持“扬饭喂雀儿”仪式,还参与情景舞蹈表演。虽然腿脚不太利索了,但依旧精神矍铄。“生火点柴喽!生财气,点旺运,预祝财源兴旺,日子红红火火。水开下米喽!水开财源滚滚,下米五谷丰登。”这些仪式上的吉祥话都是由他来喊。

  74岁的靳书芝参与“敛巧饭”已经有70年。别看她年纪大了,可是每年依然为“敛巧饭”忙前忙后。“我从四岁起就开始到各家去敛饭,到了20多岁就开始做饭。一直到2012年,整整70年了,从来没间断。只要我还能动,这‘敛巧饭’我就一直做下去。”靳书芝说,“我小的那会儿,村里吃‘敛巧饭’的只有几十户,那时这里还有城墙,我们就在城墙边上的空地吃。现在人多了,更热闹了。”“敛巧饭”对靳书芝已不只是一次大锅饭,而是一份无法割舍的感情。

  如今杨树底下村的“敛巧饭”,声名远播,邻村的、从市区赶来的上千名游客也会来凑热闹、讨巧艺财运。去年的“敛巧饭”,每天约有4000人来吃饭。“现在我们的‘敛巧饭’变成一节日了。在外面打工的都往回赶,就盼着这顿饭。现在这么热闹,孩子们才愿意回来,多高兴啊。”靳书芝说。

  如今的“敛巧饭”民俗活动,在怀柔旅游委的组织下,已演变成持续三天的风情节。除了中午必备的一顿“敛巧饭”外,2012年的风情节上,游客还可以观看“敛巧饭”祭拜表演,参观唱大戏和小车会、威风大鼓、秧歌等表演,参与斗鸡、斗羊、猜灯谜等趣味竞技比赛。现场加工的民间小吃和现场销售的农副产品及“敛巧饭”旅游产品,也值得游人们品尝和购买。

  总共有上万人来吃饭,这可是一个不小的事。2012年的“敛巧饭”准备得咋样了?

  村支书靳洪安带我来到村头的文化广场。只见80口大锅已经一字排开,上万斤木柴已经劈好,堆放在锅灶旁。靳洪安讲,2012年还有十几口锅备着,7000多个蓝边大碗已经备好,木柴就备了18000斤。

  在食材方面,总共备了10头猪、2000斤白菜、400斤冻豆腐、700斤粉条,小米、大米等共五千多斤。

  从正月初八开始,村委会的七名村干部就没消停,全村人也没闲着,这几顿饭牵动了全村人的神经。“黄恩太负责场地安全。付全书负责饭菜质量和食品卫生。梁守太负责采购食材。”村长霍洪宝给笔者看了“敛巧饭”负责人的名单。全村人共分十个组,有180多位村民参与。除了一个洗碗组之外,9个组分别男女搭配。男的负责挑水、劈柴、搬柴等体力活,女的负责切菜、做饭。

  负责采购的梁守太说:“猪或从村民家里收,或在镇里市场采购,都有检疫证明。白菜、冻豆腐大都是从村民家里采购的,其他作料也都是从正规市场买的。”

  除了忙活“敛巧饭”的,村头的文化广场上,74岁的钟松林在指导14位村民彩排威风大鼓,寒风凛冽,他们却都一头热汗……

  【温馨提示】

  时间:2012年2月5日-7日(农历正月十四、十五、十六)

  地点:怀柔区琉璃庙镇杨树底下村

  票价:进场门票20元

  电话:61618261

  公交:东直门乘916路到怀柔城区,换乘外环到于家园车站,再乘坐916支(怀柔-梁根)

  自驾:京承高速或京密路-怀柔-范琦路-琉四路-杨树底下村

  【提醒】
 


  因车次和时间无法把握,不建议乘坐公交

  怀柔山区气温较市区低,游客要注意保暖。
  
  附近住宿不方便,建议乘公交朋友规划后线路能够当天往返。
推荐阅读

2019北京怀柔杨树下村“敛巧饭”2月17日将开灶...

2019年2月17日—20日琉璃庙镇杨树底下村将举办“敛巧饭”民俗风情节,敛菜、做饭、祭雀、开锅……敛巧饭民俗活动依然传承着最初的风俗和流程,届时,我们可以看演出、...[详细]

炊烟再起,千人同食敛巧饭就要开灶啦!...

春节过得开心吗?庙会逛得过瘾吗?如果你觉得这个假期不够尽兴,别着急,小编带你去山沟里走一走……[详细]

2016年京郊元宵节好去处:怀柔敛巧饭精彩民俗活动...

敛巧饭是怀柔琉璃庙镇传统民俗活动,每到正月十六,村中少女到各家敛收粮食、蔬菜、肉类等食材,由村中妇女做成大锅饭,全村同吃。期间,锅内放入针线、铜钱等物。食到者,便...[详细]

怀柔琉璃庙正月十六邀您品尝“敛巧饭”并观礼、祈...

2016敛巧饭民俗文化节将于2月21日至23日在怀柔区琉璃庙镇杨树底下村举行。一个古村落、一段感人的故事、一次祈福大典、一百口大锅、千人同食敛巧饭,一样的年味,不...[详细]

百年风俗 “敛巧饭”开灶迎客

2015年3月6日,5000多人涌进怀柔区琉璃庙镇杨树底下村,同吃百年民俗“敛巧饭”。当日,为期两天的“第10届琉璃庙敛巧饭民俗风情节”开灶迎客。敛巧饭是杨树底下村的古...[详细]

5000游客怀柔杨树底下同品敛巧饭

昨天,游客正在品尝百年民俗“敛巧饭”。上午9点半,杨树底下村村口的大红灯笼已经高高挂起,随风摇曳着,欢迎从四面八方赶来的游客。此时离饭点儿还早,但村口能停三四百...[详细]

怀柔杨树底下敛巧饭正月十五开席

起源于清代嘉庆、光绪年间,怀柔杨树底下村村民每年正月十六都在一起吃敛巧饭[详细]

2013怀柔“敛巧饭”民俗风情节活动

北京怀柔琉璃庙镇杨树底下村的敛巧饭习俗,起源于清代嘉庆、光绪年间,距今已有180多年历史。所谓敛巧饭,即是在每年正月十六日这天,由村中十二、三岁的女孩,到各家敛收...[详细]

北京怀柔山里民俗节首次“微直播”...

具有180年历史的怀柔“敛巧饭”今年也时尚了一把,不仅首次亮相微博平台,进行相关介绍和前期宣传,还在正月十六当天,首度尝试了一次长达6个小时的全程“微直播”,引...[详细]

国家非遗“诱客”访 巧饭风俗“味道”浓(组图)...

敛巧饭是怀柔区琉璃庙镇杨树底下村流传了180多年的古老习俗。每到正月十六前夕,村中少女到各家敛收食粮、菜蔬。待正月十六日这天,由成人妇女将其做熟,全村人共食。...[详细]

怀柔“敛巧饭”开锅5000人到场

昨天怀柔“敛巧饭”开锅,民俗活动持续三天,首日来客超出计划2000人,80口大锅见底。地点:怀柔区琉璃庙镇杨树底下村,来源于雀(音“巧”)儿叼啄谷种救活杨树底下村霍、靳两...[详细]

北京怀柔“敛巧饭”2月5日架锅开灶 已连续举办六...

  百口大锅同起灶、千人同吃大锅饭。对于怀柔琉璃庙镇杨树底下村的村民来说,每年的正月十六比大年三十还热闹。每到正月十六,全村298口都会拿出自家过年存下来的...[详细]

北京怀柔“敛巧饭”正月十五将开席...

2月17日(正月十五),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敛巧饭”将在怀柔区琉璃庙镇杨树底下村盛大开席。今年的“敛巧饭”民俗风情节为期4天,届时,怀柔将广邀各地游人参与丰富多彩...[详细]

“敛巧饭”京郊开锅 民俗入选国家级非遗名录...

 文化广场上的12个小草亭、3个能容纳500人的聚餐棚都坐满了人,传统农家饭引来了四面八方的游客。   今天(3月1日)是农历正月十六,按照旧俗,过完正月十五,“年”就算...[详细]

非遗传习人本色出演 200年敛巧饭搬上实景舞台...

《敛巧饭》采用情景剧的叙事手法,通过音乐舞蹈的形式,生动地讲述了了敛巧饭的由来及发展历程,反映了当地特有的民间特色文化习俗。剧中,得高望重的民俗活动主持者和40...[详细]

分类阅读:
敛巧饭
网友评论

城事

北京旅游